• 首页
  • 走进我们
    • 董事长致辞
    • 公司概况
    • 公司结构
    • 董事会
    • 监事会
    • 管理团队
    • 企业文化
    • 社会责任
    • 所获荣誉
  • 经营中心
    • 中国矿产有限责任公司
    • 五矿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五矿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五矿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 五矿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 深圳市五矿电商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 龙腾云创产业互联网(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投资者关系
    • 股票信息
    • 股本结构
    • 临时公告
    • 定期报告
    • 投资者教育
    • 投资者交流
  • 信息公开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发展新闻

五矿发展加速整合黑金产业链

2007-09-06

发布时间: 2007-09-06 08:37 摘自《中国证券报》

  记者张楠 徐建军报导:在近日五矿发展(600058)召开的投资者见面会上,记者了解到,公司正通过国内外贸易带动资源、生产、渠道等整个黑色金属产业链的整合。公司日前公布再融资方案收购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61.87%股权,上市十年来公司整合黑色金属产业链迈出了新的一步,五矿发展“以流通带动黑色金属产业链整合”的战车已经开始加速。
  适度介入钢铁生产
  作为中国最大钢材及冶金原料综合服务商。此次拟收购五矿营口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完成后,公司合计持有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85.88%的股权,市场开始猜想,五矿发展是否计划转型为钢铁生产企业?
  对此,公司人士表示:“适度进入钢铁生产领域是为了完善产业链、巩固市场地位,提高公司收益的整体稳定性。”
  该人士表示,“钢铁生产”只是公司投资战略的一部分。公司正逐步实施“聚焦钢铁主业,重点投资原材料资源和钢铁营销网络,适度投资钢铁生产”的实业投资战略。以贸易为基础,以资产为纽带,以投资为载体,公司正逐步建立和整合黑色金属产业链。此次收购只是打造整个黑色金属产业链的一个战略步骤。
  通过适度介入钢铁生产,不但打通了整个钢铁产业链的关键一环,而且进一步巩固了五矿发展作为中国最大的钢材及冶金原料综合服务商的地位。一方面,作为实用户可以进一步增强公司在钢铁及冶金原材料等大宗商品贸易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在取得钢铁生产企业稳定的投资收益的同时,通过贸易与生产的互补优势,达到公司的总体收益稳定和最大化。
  五矿营口中板有限公司是以生产高附加值宽厚板为主的特色钢铁企业。经初步测算,收购完成后,尽管其营业收入只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0%左右,但对公司的利润贡献突出。五矿发展的营业规模保证了公司的市场份额;五矿营口中板有限公司的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增厚了公司业绩。两者的互动,有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黑色金属领域的市场地位。
  重点投资钢铁营销网络
  按照五矿发展大股东五矿集团的布局,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物流、房地产、金融成为集团五大主业,其中五矿发展现阶段作为集团黑色金属资产整合的平台。
  渠道是五矿发展作为外贸企业积累多年形成的优势。公司人士称:“我们更愿意去整合这些资源,而不是自己拥有制造厂。”在整条产业链中全方位地参与经营,既能平衡利润,也能从不同的产业段获取盈利,这是五矿发展最大的优势。
  目前,五矿发展业务覆盖了黑色金属产业链的全部环节,并拥有与国内外主流钢铁企业多年来形成的稳定业务关系。公司已能够围绕国内外钢铁企业提供产品分销、加工配送、物流运输及包括铁矿砂、煤炭、焦炭、铁合金、耐火材料及冶金生产设备在内的原材料等一系列供应服务,形成了一个集成供应的业务模式。公司一方面为钢铁企业代理钢材销售,另一方面为钢铁企业提供原材料供应服务。
  公司将重点投资原材料资源和钢铁营销网络。目前,在下游的渠道建设中,公司已建成13个一级公司和3个钢材交易和加工中心,正在筹建2个加工配送中心。同时,公司着力加强对上游资源矿砂、煤炭、焦炭等的控制力度,控制原材料生产企业,并重点控制海内外黑色金属资源。
  目前国内钢铁流通企业超过10万家,年经营规模在1000万吨以上的只有五矿发展一家,500万吨以上的也只有3-5家,大部分都是100万吨以下,钢铁流通领域的集中度较低,行业未来的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公司将积极参与未来的兼并重组,以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场地位。
  本次再融资是五矿集团黑色金属领域业务整合的重要步骤,实施完成后,五矿集团将积极推进邯邢局的改制,促使其与五矿发展业务的有机整合。另外,五矿集团仍在不断地寻求冶金原材料资源,现其在青海省拥有1.7亿吨储量的焦煤资源,相关探矿权证和采矿权证正在办理之中,很快将形成生产能力。

logo
  • 五矿发展网站群向导

版权所有: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S RESERVED.© 2018-2023   京ICP备14051827号-1  投资者热线:010-68494206 传真:010-68494207